为进一步树牢法治理念,增强法治素养,不断提高人大依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,5月30日上午,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前学法讲座。
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市人大代表、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兴良进行授课,解读“企业刑事合规工作”。陈兴良从企业合规的起源与发展、重要意义、适用条件与基本流程、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四个方面作解读,通过大量数据、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企业刑事合规工作,内容丰富,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。
听完讲座后,大家一致表示,将以此次培训讲座为契机,进一步深入学习企业发展相关法规政策,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,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,以人大力量助推“三个一号工程”落地生效。
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讲座的精彩内容:
企业刑事合规工作解读
企业合规的起源与发展
什么是企业合规?
企业合规是源于国外的法律制度,最初被理解为企业对法规的遵守,后来被定义为“用于预防、发现和制止企业违法犯罪行为的内控机制”。
起源与发展
国际:企业合规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,是国家针对企业执法过程中,为避免因采用“严刑峻法”而对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,从而导致一人犯错,“株连”公司其他股东、员工,甚至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而建立的“行政和解”、“刑事和解”制度。
国内:2021年6月,最高检、司法部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资委、国家税务总局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、全国工商联、中国贸促会共同印发了《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,该意见的发布是我国依法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节点,具有里程碑式意义。该意见通过试点企业刑事犯罪合规不起诉,倒推涉案企业的合规建设,从而带动所有企业主动进行合规建设。
企业合规的重要意义
2022年是国务院国资委“合规强化年”,也是《中央合规管理办法》制定印发的“元年”。
企
业合规的适用条件与基本流程
基本流程
01提出合规申请,提交合规计划书;
02报县(市、区)检察院,再上报至市级检察院,由市级检察院报省级检察院审批;
03抽签确定第三方监管人员,并公示;
04启动合规;
05按合规计划内容完成合规后,报检察院验收;
06听证;
07逐级报省院审批;
08县(市、区)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,或向法院提起公诉(或适用缓刑等)。
合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