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虐待、冷暴力……
隐性暴力猛于显性暴力
本次“她新闻”维权特别行动中,记者发现,明显的家庭暴力伤害行为已经开始减少,但隐藏的对女性感情、生活造成巨大伤害的“隐性”暴力行为正成为困扰女性的重要问题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近年来,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,“冷暴力”、“精神虐待”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。这些隐性暴力对双方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。上周六“她新闻”在乐清的接待活动中,就出现了不少特殊的案例。
A、精神虐待
乐清的陈女士向我们诉说了生活在暴力边缘的痛楚。
去年开始,她就发现丈夫经常和外面的三陪女来往。一次,她和丈夫为此吵起来,反而被丈夫打了一巴掌。
今年初,她又发现丈夫有了固定的外遇对象,两人争执起来,陈女士被打得头破血流。后来,在双方家长的劝导下,她丈夫有所收敛,不再对她使用暴力。但仍然在外花天酒地,家里的事一概不管,对7岁的儿子也不闻不问。
陈女士说丈夫现在是“自己想回家的时候就回,不想回的时候就不回。”偶尔他回家,发现还没接儿子回家或是还没烧好饭,就
骂,一边开始砸东西发泄。家里常被搞得一片狼藉。
有一次则更离谱。丈夫三更半夜回来后,陈女士听到楼下院子里发出很大的声响,陈女士从三楼看下去,发现丈夫竟在砸自己的摩托车,还放火烧车。
“要么不理你,要么无缘无故地发脾气。这种恐怖的生活,我实在忍无可忍。三月初,我就带着儿子搬出去住了。我要离婚!”
“她新闻”维权律师团陈兴良律师说,在隐性暴力处境中的女性,受到伤害的程度与直接的肉体折磨造成的健康问题同样严重。
武力造成的结果是明显的身体外伤和家庭裂痕,但那是有据可查的,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时比较方便。而实施隐性暴力的一方则不像实施身体暴力那样有明显可见的证据,取证和法律制裁相对会比较困难;而受伤害的一方默默忍受精神上的折磨,往往难以得到宣泄和缓冲。
陈律师认为,隐性暴力解决的方式,最好先从道德的角度来解决。
B、冷暴力
家住乐清市北白象镇的黄女士特意驱车赶至我们的维权现场,向我们诉说她的遭遇———家庭冷暴力。
黄女士夫妇都经商。去年开始,她发现丈夫与一女子通话很频繁,还经常出去玩,一般到下半夜才回家。后来,朋友告诉她,遇见过她丈夫和其他女人在一起,很亲密。起初,黄女士很生气,当面和丈夫对质,丈夫不承认,说是应酬,还态度很凶地出口骂人。黄女士暂时忍了下来。
可从今年开始,丈夫变本加厉。她自己就好几次看到他载着同一个女人外出。丈夫不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多,回了家,也对她不理不
“你不跟他说话,他就不搭理你;你问他要家里的日常开销,他也给你一点,你不问,他就不给。你抱怨他一下,他就走人。”
“我们等于分居一年多了。你想怎么样,痛痛快快地说嘛。不吵不打不代表没事,这种折磨更加伤人。我要离婚!”看来陈女士被丈夫伤得不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