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、洪灾,近期灾难连连让很多市民觉得人生无常。人生难免意外,如何将意外带来的混乱、传奇私服损失和痛苦降到最低?市区有位三十多岁的方女士拟了一份文件存入电脑,里面记录了她的一些经济状况,以及她和她丈夫一旦出意外后对女儿的安排——
半遗嘱 人生不能不设防
这份文件的开头写道:“为什么莫名其妙留这个清单,是因为我觉得人生不能不设防,没有永远开放的花朵,也没有不变的好运气。这就是我要把这些记录下来的原因。总是希望人生很平坦,但是人生太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。我并不是有什么预感,只是觉得这件事是需要做的……”
一次小小的风波之后,方女士拟了这份“半遗嘱”——
预演身后事是很重要的事情
[缘起]
2007年10月,方女士全家出去旅游,回来坐飞机,天气很不好,回到温州正好又赶上台风。回想起那“令人心软”的一个小时,方女士心有所感,便在电脑上拟了一份文件,清单里列出了银行账户、密码、基金、股票等所有个人的私密资料,还特别为自己的女儿指定了监护人,如果自己和丈夫都出了意外,“参照外国人的做法,指定监护人,待孩子成年后全部继承。”
这份文件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为什么莫名其妙留这个清单,是因为我觉得人生不能不设防,没有永远开放的花朵,也没有不变的好运气。这就是我要把这些记录下来的原因。总是希望人生很平坦,但是人生太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。我并不是有什么预感,只是觉得这件事是需要做的……”
[想法]
方女士认为,大多数人觉得年轻时候不用考虑这些,其实这还是需要的,身后事和身前事一样重要。现在什么都有密码,很正规的东西像银行账户什么的可能还好办,其他一些文件资料,如果知道密码的这个人没有了,那这一切就等于消失了。等于这个人奋斗一辈子的东西随着他的消失而消失,这对活着的人而言,实在是很可怜。
[反应]
这份“半遗嘱”是方女士一人起草的,设置了文档密码,存在电脑里。她的丈夫看了没有说什么,表示了理解和支持。后来有一天,女儿玩电脑的时候猜出了文档的密码,也看到了这份文件。不过女儿还小,并不懂这些意味着什么,只是为自己的聪明解码兴奋不已。不过,方女士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们的父母,“在老人面前,有些事情还是不能乱说的。”
[问题]
最近,方女士又考虑到了一个新的问题,“文件只存在电脑里,如果地震了,这台电脑坏掉了,或者没人开电脑,没人解出这个密码怎么办?”家里没有保险柜,如果把这么私密的东西打印了放起来又觉得有点不安全。该怎么存放这份“半遗嘱”呢?方女士还没有想到一个万全之策。
华女士也想订立这样一份“半遗嘱”,不同于方女士的是——
丈夫的态度让她有些犹豫
[名片]
华女士就职于某事业单位,几个月前的一次出差中听说了方女士的“半遗嘱”,她觉得这个想法很好,一直想着也要准备一份。不过和方女士不同的是,华女士的先生似乎对这件事有点抗拒,这让华女士有些犹豫。
[记录]
Q(《第六天》,下同):听说你也有类似“半遗嘱”的举动?
A(华女士,下同):是的。我老公不愿管钱,家里的钱都是我在管,所以每次出差前,我会对家里有限的资产作个盘点,把股票账户、存折、应急的钱等整理集中一下,放入信封告诉老公,然后还要把家里放贵重物品的抽屉钥匙交给他。
Q:你老公是什么态度呢?
A:听也不要听,说我脑子有问题。
Q:听说你在知道了方女士的“半遗嘱”后,觉得她考虑得更周到?
A:是的,她考虑到了孩子的将来生活,比我更全面。
Q:所以你也打算立份“半遗嘱”?
A:是的,我会在里面写上:我的那部分财产都留给我的孩子,作为他的教育费用。
Q:那会不会把这份“半遗嘱”的内容告诉你的先生?
A:正在犹豫中。因为先生似乎比较抗拒这些事情。我可能会试探下他,如果他能支持我当然好,但如果他很抗拒的话,我会犹豫要不要告诉他。
丈夫猝死,留下一堆不明债务,回想三年前经历,
林女士觉得写一份“半遗嘱”真是很周到的想法——
林女士现居上海,除了清明回温拜祭,平时几乎不会回来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先生的突然离世,这一变故带给林女士的不仅是心理上的重创,先生的猝死还留下了一大堆不明债务,那段时间,林女士心力交瘁——
[意外]
2005年12月中旬,林女士的丈夫,在温州和上海经商的刘先生突发肝炎,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,次日,陷入肝昏迷。
一周后,医院对刘先生实施肝移植手术,并在手术后实施隔离。
2006年的元旦,林女士和丈夫是在医院里度过的。
病床上,刘先生偶尔清醒,夫妻俩对病情仍然乐观,“谈到以后,他让我辞职到公司里做事,我做执行官,他做参谋长。”
2006年1月,过完新年的第三天后,刘先生因重症肝炎救治无效,突然辞世。33岁不到,没有留下任何交待,匆忙离开……
[纷争]
刘先生在走之前只和林女士交待了一句话,他说“公司的资料都在单位电脑里。”
平时,林女士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根本不过问,先生没有任何交待地过世,让她完全不知所措。
“其实电脑里也没什么东西,真正重要的东西都在他的脑子里。”老板突然去世,唯一的一名财务也离开了公司,这些变故让公司过往的经营都化为一张白纸,留下更多的是债务纠纷。
在逝者的灵堂里,要债的人就来了,逼着林女士写欠条。
头七还没过,不怀好意的人就把她家的电话公布出去,天天接到别人大骂的电话,骂他们不认账,欠款不还。
有证据的,没证据的,证据不足的,林女士不仅要料理先生的身后事,还要处理纷纷登门的债务,直到现在,一些债务官司还在打,“法院要我举证,我对先生生前的公司经营一窍不通,去哪里举证?”
先生的突然过世还引起了家庭纠争。为了公司经营,刘先生将祖宗留下的几宗房子都拿去银行抵押贷款,过世后,刘家认为林女士多少积累了一些财产,要求林女士拿出部分资产赎回祖业,可林女士实际上早已身无分文,两家人还为此事翻脸,女儿也完全失去了父亲一方的关爱……
[意识]
现在,林女士远离温州这个伤心地带着女儿在上海生活。两年过去,丈夫留下的纠纷仍有一些在继续,比如官司,比如和银行的债务,以及夫家的争执怨恨……
知道方女士的作法,林女士说:“虽然我的生活还没考虑得如此细致,再说如今一无所有,除了对女儿的爱心要表达外,其它也没什么可说,但这样的作法真的考虑非常周到。”
调查
[1] [2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