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雨绸缪写这样的“半遗嘱”,大多数的温州人都没有做,
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启发性,也有人说:“尽胡思乱想”
[调查]
“半遗嘱”这件事,许多温州人头一回听到。年方三四十,血气方刚,人生之路刚刚开始,就设想自己万一死了怎么办,调查之初,记者担心温州人听到这样的调查会忌讳会发火,没料到,许多读者还是挺配合,在了解完“半遗嘱”这回事后,大多人表示了理解,赞叹“想得真周到”。
赞叹是一回事,自己做又是另一回事。你会不会自己去立这样一份“半遗嘱”呢?我们的调查结果是:想到的有,做到的还没有,连上文写的华女士非常理解支持的,也还没有付诸行动,看来“半遗嘱”这事,还是知易行难。
另外一些读者对此事也表达了不同看法,有些人觉得,“真是想多了。”有读者说“多可怕的事,干嘛去想。”
[声音]
我会担心自己女儿将来的生活,但现在心里挺抗拒谈这事的
发言人:静静 女 已婚
有一次跟老公有意识地说起一个故事,那个故事的内容是妈妈生病去世了,留下一个不到两岁的女儿,她怕女儿伤心,就提前写了好多封信,信的内容是自己在国外学习,要好多年才回来。同时,她鼓励老公再给宝宝找一个妈妈。两年过去了,妈妈在信里告诉女儿说自己快要回国了,妈妈“回国”那天,她老公带着新妈妈出现在女儿面前。女儿说:“妈妈你怎么才回来啊!”
以前我可能会觉得写“半遗嘱”这事太奇怪了,不过现在生了孩子,就挺能理解这事的。我想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,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女儿可以在最不伤心的状态中度过,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避讳很严肃地和家人谈这个事情,可能是不愿去涉及,虽然觉得很有必要。
这是有钱人才会担心的问题吧
发言人:晓峰 男 已婚
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东西,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做过,我想这是有钱人才会担心的事,资产怎么分,股份怎么分,像我们这种工薪阶层,都接近负翁了,我还写这种遗嘱干什么?工资卡就一张,老婆知道得一清二楚,孩子就一个,相信她会好好带的。别人欠我的钱?目前没有。我欠别人的?我就欠银行钱,银行会知道的吧。我觉得像你们说的这种情况,还是发生在商人群体中居多吧,钱太多了人就会想多起来。
现代社会,大家缺乏安全感和信赖感
发言人:小麻 女 已婚
像华女士这种情况,我觉得是对另一半缺乏信赖和安全感,总觉得另一半肯定会对孩子不好,才想到写这种要把自己的财产全给孩子的“半遗嘱”。而且我觉得,如果你的另一半不安好心,你怎么立遗嘱也没用的,孩子依然得不到最好的照顾,最重要的还是人心。
活着就是奇迹,未雨绸缪不是坏事
发言人:果子 女 已婚
在听到这个故事前,没有想过这个事情,但现在觉得很能理解。经历了四川地震之后,我们可能都会想突发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,未雨绸缪不是件坏事。
[律师说法]
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陈兴良律师说,根据我国有关法律,夫妻结婚后一方意外去世,对于财产继承问题,有遗嘱的话按照遗嘱继承财产。没有遗嘱,按照法定继承,即其财产由配偶、子女、父母并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。夫妻双方共同的婚后财产,先分配为双方各自一半,去世方的那一半财产再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分配。继承人成为合法所有人后,可自由支配继承到的财产。
遗嘱可以经公证机关办理,也可以自行书写,自书遗嘱需要有遗嘱人的亲笔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。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,还可以立口头遗嘱,口头遗嘱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。无行为能力人、限制行为能力人,继承人、受遗赠人,与继承人、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,都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。危急情况解除后,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,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。
陈律师说,目前他们律师事务所接到关于“遗嘱”的咨询也有不少,咨询的人群以老年人和资产丰厚的企业家为多。
评论
像苏格拉底一样当天鹅
文/木马
几个星期前,我所在楼层的消防警铃突然大作,因为汶川地震发生不久,大家的神经仍然比较紧张。我和另二名同事拿起手机就奔了出去。在向一楼奔跑的时候,一名同事很担心地对我说“我的稿子还没保存呢。”而我则边跑边不无遗憾地想着我竟然忘了带包,我的包里还有刚从银行取的现金……
事后这事被证实是一次警铃测试,我真为我的现金舒了一口气。不过这次测试给我的教训是除了下次逃生时记得顺便点一下“保存”键外,更要背上包,免得逃生时一直惦记着现金,逃得很不安心……
我觉得,逃生这事和“半遗嘱”有点类似,都是未雨绸缪,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后。既然大家都能这么热衷讨论逃生技巧,为什么还要避讳写一份“半遗嘱”呢?
我们知道,随意性在自然中是非常重要的规则,元素的生成,物种的变化,都受随意性操控。世界和生命都像游戏一般无来由,既不固定,也无保障。诸如上届欧洲杯冠军希腊队这次早早打道回府了,意大利和法国都被荷兰轻松干掉了——除了中国男足还是不出意料地输球外,这可能是我们都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死亡预测。
在活着的时候心态平和地写一份“半遗嘱”,尽可能细致地整理自己的事,不是“不吉利”、“没事找事”,而是在无常的生命中坦然面对死亡的一种态度,也是对身边的生者的一种尊重和嘱托。你把许多要说的话和注意的事项写好了,这样,老公(老婆)也许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悲伤中忘了你还有股票账户(虽然它现在可能全绿的);告诉父母你很遗憾不能服伺他们终老;给你的孩子说,好好活下去。(有点伤感)
我一直很赞赏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态度,雅典公民以所谓民主投票方式决定其死时,他欣喜地自喻为天鹅。他说,他将带着天鹅的绝唱走向阿波罗神。我不是说大家在面对死亡时都欣喜地变成天鹅,那样天上也会堵车的——而是对待死亡以更多的平和和准备,那么因为突然死亡而给家人和朋友造成的一些死结可能就会因为“半遗嘱”变成蝴蝶结——容易解开多了。
把这样的“半遗嘱”当成一次地震演习吧,其实,它并没什么不好的。
上一页 [1] [2]